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

彭自强

 发布时间:2019-02-20

姓    名:彭自强

性    别:

出生年月:197510

职    称:教授/硕导

学    历:博士

学    位:工学博士

邮    箱:docpeng@qq.com

个人简历:

1993.091997.07 武汉工业大学

1997.092000.07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工学硕士

2000.092003.06 中科院岩土所岩土工程工学博士

2003.09~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硕导

主要研究方向:

基础设施(桥梁、隧道、大型结构)检测监测智能化;海绵城市绿色路用材料;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在研项目:

1)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方法与评估体系研究,108万元,2016.62019.6

2)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与监控咨询服务,武汉地铁集团公司259万元,2017.072018.12

3)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与监控咨询服务,武汉地铁集团公司264万元,2017.072018.12

4)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东江南特大桥(主跨264米)施工监控,中铁港航局,140万元。

5)大跨径混凝土拱桥超长悬臂转体关键技术研究,恩施州公路管理局及湖北省公路局,15万元,2015.82018.3

6)清江大桥承台及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巴东交通局,10万元;2015.9 ~ 2017.9

7)热带海洋环境下珊瑚礁砂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微观机理,某局,80万元;2016~2018

主要成果简述: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服务百余项基础设施工程问题。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项。武汉建筑业协会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江西飞尚科技有公司联合研究中心专家。

1、监测信息化——开发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大型桥梁;开发专利技术应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突发性断裂倒塌事故的连续监测;开发基于云平台技术应用于桥梁监测(基于水布垭清江大桥);

2、新材料——开发各类再生骨料的透水混凝土技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3、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从工程地质、施工方法、风险源监测、工程管理、系统集成等方面,研究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主持和参与了武汉地铁4号线部分、3号线部分、7号线1期、机场线、21号线工程的安全预警工作。

4、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主持了武汉地铁安全风险预警(武汉理工大学版)系统开发(桌面端与移动端APP);

5、分析监控——取得复杂桥梁、地铁车站等成型与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成果;通过大规模非线性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和误差,对过程进行效跟踪和校正;如东江南特大桥(主跨264米钢桁梁结构);清江大桥(主跨420米悬索桥结构);南渡江转体桥(主跨190米混凝土转体拱桥),武汉轨道交通367号线换乘站香港路的分析;

6、试验检测技术——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定期的科学检测与评估以策安全。如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主跨618米斜拉桥)主桥荷载试验;以及其他近50座桥梁荷载试验;

对研究生的要求:

毕业研究生(QQ648203330)的感受对研究生的要求:“您毕业论文对我论文的指导,让我毕业时受益匪浅。从我上研开始,您就强调搞工程一定要严谨,要尊重客观事实,我当时并没有多大体会。写论文建模的时候,您就要求模型要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尊重客观事实。现在在设计工作当中也是如此,模型正确是设计的基本要求,比如考虑实际的受力模式,力的传递路径,何时设置铰接等问题。您也一直强调概念要清晰,现在做设计有所体会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您也注重实际操作,记得我刚到设计院试用期间,单位就要求我用软件分析结构的合理性并给我参考建议,紧接着就是丢给我一个项目,自己建模画图,幸好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您就要求我熟悉……”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邮编:430070
  • 电话:027-87651786

官方微信